每个年代其实都有厌学的学生,错误的教育方式很容易造成孩子厌学,找到厌学的原因,及时改变正确的教育方式,才能对症下药,让孩子重新爱上学习。
其实在战国时期就有厌学现象了。
《学记》中记载:“今之教者,呻其占“半”,多其讯言,及于数进,而不顾其安;使人不由其诚,教人不尽其材。其施之也悖,其求之也佛。”
书中列举了当时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失职教育现象:只知道一味让学生看、听、做这种行为往往占教学时间的一半以上,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调动起来,只是一味的灌输,啰啰嗦嗦,老师一直单方面的讲课,引起学生的厌学。
在《学记》看来,这种僵化的教育模式的结果是教与学的恶性循环,教育措施的悖论,结果也与初衷背道而驰。其施之也悖,其求之也佛”,佛即拂,违背的意思。
那么,如何才能避免这种现象呢? 《学记》给出了答案。
案例:肖妈妈说,自己的孩子马上升初二了,学习特别不上心,给孩子报了补习班,但是他班级里面60多个人,排名在40多名,成绩一直不见好,天天还说着自己不想上学了,一放假回家都拿着手机玩游戏,吃饭手机也不离手,生怕错过了什么?说了好多次都不听,家长也是特别的无奈。该怎么办呢?
怎么引导厌学的孩子?
第一、告诉孩子学习动机
孩子缺乏学习的心理动力,因为不应该在家庭中被溺爱,导致孩子对知识内容不感兴趣,与老师和同学关系不好,或者自尊受到损害, 消极的学校感觉,缺乏勤奋和毅力,只爱听表扬,受不了批评和挫折,心理自卫能力差。 孩子们最缺乏的是价值观和人生态度。 在当今社会,优秀的品德是人类的重要财富。 所以家长首先要清楚、正直、勤奋、认真是优秀的品德,教孩子分析问题、懂得人的方法。
第二、做孩子的朋友
为他们伸出友好之手,让他们进群,不受人际交往的困扰,数据显示,很多学生的心理问题都是家长和老师不注意的结果。 提高心理对群体生活的适应能力。
案例:前几天,有位家长说,儿子今年五年级了,最近也不知道是怎么了,每天回家不想写作业,还经常发脾气,说学校这不好那不好,每天晚上睡觉前还闹情绪,一会耍赖,一会苦恼,甚至不想上学了, 家人也细心的引导了,但是都不起作用,眼看着明年就小升初了,可怎么办呢?
父母怎么引导厌学的孩子?
1、遵循孩子做事的规律,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
孩子的学习能力发展是有规律的,家长要循序渐进,在正确的时间选择让孩子做正确的事,才能事半功倍。 很多孩子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,外面一点风吹草动,都会打断他们的学习。 家长要学会帮助孩子克服困难和障碍,学会抵制外界的诱惑,督促他们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一定的任务,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。 当孩子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后,就会不断地管教自己,久而久之,自然就会有自制力。
2、和孩子进行情感交流
家长可以选择孩子感兴趣的话题,比如明星成长、比赛中的表现等,在看完电视节目后,从中挖掘内容的教育价值,和孩子一起讨论。 多和孩子交流,给予积极的心理暗示,比如学校有很多学生可以玩,可以得到老师的表扬,让他们对学校充满期待。 另外,早上起床和孩子打球,跑步也是一种有效的情感交流,还能达到无声教育的效果。
厌学是很多孩子都会有的情况,年级越高,孩子的厌学情绪就严重。不去上学是初中生跟高中生经常会有的情况,他们经过过长时间的学习后,觉得学习又难有没意思,再加上家长对他们的学习成绩过度关注,时间一长,他们就会对学习越来越抵触。
孩子厌学不去学校了家长怎么引导?
1、弄清楚孩子不愿意上学的原因。
每个孩子不去学校的背后都有原因,可能是不适应学校的环境,可能是社交能力不行,交不到朋友,感受不到快乐。可能学习压力太大,逃避学习。家长要多给孩子一些耐心,了解孩子不愿意上学的原因,知道了原因,才能对症下药。
2、积极主动地跟老师沟通。
对于孩子的学校生活,老师就是了解信息最全面的人。所以,在面对孩子不想上学的问题时,父母需要主动地和老师进行沟通,以了解到最准确的信息,辨明原因,从而最好地解决问题。
叛逆期的孩子是很难管教的,这个阶段的孩子思维比较活跃,想起一出是一出,他们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,产生对学习的抵触情绪。初中阶段的学习对孩子来说是很重要的,因此家长要及时做好对他们的引导,帮助他们把注意力重新放到学习上来。
初中叛逆期孩子厌学应该怎么引导?
1、找到原因。
了解孩子为什么厌学很重要。可能是孩子对某些科目或课程内容不感兴趣,也可能是孩子缺乏自信心或者在学习方法上有困难。了解原因可以帮助家长制定更具针对性的解决方案。
2、与老师交流。
与孩子的老师交流可以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问题。老师也可以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和方法,帮助家长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。
厌学是对学习产生厌倦乃至厌恶,从而逃避的一种负面情绪表现。要让孩子自己切身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,从而真正产生学习的迫切感和强大动力。
孩子厌学怎么引导?
1、一位美国的教育家说过:“父母教育孩子最基本的方式就是与孩子谈话。我深信世界上最好的教育是孩子在和家长的谈话中不知不觉获得的。”小文的父母和老师一定要注重与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,要重视孩子发出的每一个负面情绪的信号。只有这样,才能防患于未然,避免悲剧的发生。无论家长还是老师,都应像维护自己的自尊心那样维护孩子的自尊心。如果父母和老师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思考问题,就会发现孩子的许多想法和感受是合情合理的。
2、对孩子的关爱和体贴会缓解孩子的厌学情绪,但不要让孩子养成“饭来张口、衣来伸手”的不良习惯。平时多抽出时间与孩子进行交流。对于初中生,家长要特别注意,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有了独立的思维意识,家长不要把自己的思想和观念强加在孩子的身上,要多听听孩子是如何思考的。如果发现孩子的想法有不正确的地方,家长再加以纠正和指引。家长也应走出认识上的误区,即孩子要有好前途就必须“小学力争上游,高中争取重点,大学要上名牌”。成才的路千万条,家长不要把孩子学习的那根弦扯得太紧。
3、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,可与孩子的特长结合起来。其实,特长与学习并不矛盾。很多有特长的孩子,学习成绩也不错。由于有特长、有兴趣爱好,这些孩子会经常受到来自学校和家庭的表扬和鼓励,他们的兴趣劲头也会潜移默化地移到学习上来,从而使二者相得益彰。
4、避免过度地批评和指责。很多厌学的孩子,学习跟不上,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、家长的责怪以及同学的轻视。于是,他们索性“破罐子破摔”,甚至经常逃学。老师和家长要避免过度地批评和指责,多对孩子的“闪光点”进行鼓励和表扬,同时帮助孩子提高学习能力,让孩子变得自信起来。这样,孩子学习的兴趣也容易被激发出来。
厌学是对学习产生厌倦乃至厌恶,从而逃避的一种负面情绪表现。
孩子厌学的原因有哪些?
1.学习成绩跟不上,受到来自老师、家长和同学的压力、责怪和鄙视。
2.与人际关系差有关。由于性格的原因,有些孩子人际关系差,经常与同学们吵架甚至打架,导致同学们都不喜欢他,从而使他感到在学校没意思,产生了厌学情绪。
3.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。有些孩子不明白学习的真正意义,总认为是为父母而学。听到社会上一些关于读书无用的说法,他们更是迷茫,觉得读不读书无所谓,这样自然而然就对学习没什么兴趣,甚至厌学。
4.学业负担过重,产生逆反心理。为了让孩子上一个好学校,老师、家长不断给孩子施加压力,增加学习任务,以致孩子无法承受,从而对学习感到厌倦,甚至厌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