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樱桃的mm
爱看书是没有什么问题,但如果阅读过于单一,只看文学类的作品,那对孩子以后的学习就会有很大的弊端,甚至让孩子产生学习障碍。
喜欢看书的孩子成绩一定好吗?
不一定,家长们都知道阅读的重要性,因此会特别注意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,但通常容易陷入这样的误区:孩子只要喜欢看书,就是好的。看什么内容,就是孩子的自由。但长此以往下来,可能反而会给孩子带来很多坏处。
一、孩子过小,阅读单一,会导致孩子的阅读偏好越来越固化
有些理论性知识读起来深奥难懂,很多人不愿意去接触。相比之下更喜欢轻松有趣,内容浅显,不需要过多思考的读物,因为趋乐避苦是人的天性。但是,孩子养成这种了阅读习惯,等他以后需要接触一些内容深奥的书本时,他会十分抗拒,这些内容对他来说枯燥乏味,很难读懂。而孩子过早的固定阅读偏好,在初中阶段就容易出现偏科现象。
二、小学阶段的文学阅读偏好,不利于孩子“同化学习”
什么是同化学习?就是孩子能否习得新的知识内容,它主要取决于孩子认知结构中过去的有关观念。简单来说,大脑中原有的知识有利于新知识的学习。所以孩子的脑海里,接触的知识面越多越广,越容易同化学习。
比如孩子小时候喜欢看《世界地理未解之谜》这一类的书,那么当他学习地理时会对一些知识点感到熟悉,也有很大的兴趣去了解,那么地理这一门科目孩子学起来就相对容易一些。而如果小学阶段只接触文学类,到了初中阶段,学科增多,对于孩子来说:这些名词没听过、那些事件记不住,他就会对这些新知识产生畏惧、担心,自然学习起来就会难一点,需要多花时间。这就能理解为什么孩子到了初中容易偏科了。
三、过多接触文学类的作品,会影响孩子的理性思维
文学类的作品,通常需要用心去体验和感受,才能理解主人公的遭遇,这会帮助孩子建立同情心,生活中能够察觉他人的需求,但也容易导致孩子思维过于感性,不能理性地批判思考,这就不利于孩子理科的学习。在现阶段的教育中,对科学自然感兴趣的学生不在少数,但这些学生往往都被淹没在茫茫题海当中,接触的课外书本也是一些文学类的,长此以往,他们对自然科学也就失去了兴趣。
所以,在孩子小的时候,要培养孩子阅读偏好的多元化,家长们看到一些推荐书单,给孩子选择书籍时不要只局限于某个分类。可以多一些历史、自然、科普等方面的阅读,比如《可怕的科学》系列、《世界历史大冒险》系列,都是图文并茂,适合低年级阶段的孩子阅读。阅读不同类型的的书籍,对学生拓展视野,增加课外知识起着重要的作用,是学生成长最佳的精神食粮。
怎么样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?
一、陪伴孩子学习
在孩子做作业时,尤其是要求父母为其听写生字、判数学题或检查背诵时,父母要放下手里的活计与孩子一道完成家庭学习任务。事实证明,学校通过留作业的方法调动家长参与,是培养孩子的有效手段。
二、让孩子明确学习是他应尽的义务
目前,许多小学在推广“快乐教育”的经验,为的是让孩子在高兴中学习,这不失为是提高孩子学习兴趣的一种手段。但是,在孩子学习一个时期,尤其是升入较高年级,许多孩子就会产生“学习的内容没有用”的看法。为什么呢?
任何提高学习兴趣的手段,它的效用都是短暂的,长期起作用的在于孩子树立把学习当作自身应尽义务的观念。家长要帮助孩子树立这种观念,告诉孩子学习成绩同以后个人的前途和职业是联系在一起的。做父母的还可以向孩子讲述自己的经验,讲述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怎样在自己的生活中发挥作用。这样,孩子对学习的愿望就会增强而且持久。
三、引导孩子认识知识的用途
怎样向孩子表述知识的用途呢?对于学英语,可以这样举例:学了英语可以上网冲浪,或者可以给澳大利亚或英国的小朋友发电子邮件,和他们聊天交流。
这样的表述简单明了,对于其他学科的知识,家长们也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去引导孩子,激发孩子学习各种知识的兴趣。作为教师更要学会按“能近取譬”的原则阐释学科知识的魅力,把孩子吸引到知识的海洋里。